返回

创世传说

首页
关灯
护眼
字体:
第六十三章 血战
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
飞沙走石。两个人晓得厉害,不敢拈其锋芒,避其拳风,然后用灵巧的身法,转到巨人的身体两侧,从侧面攻向了那土黄色巨人。二人以为这土黄色的巨人肯定行动笨拙思维迟缓,想不到的是这土黄色的巨人,看似臃肿,竟然是身体灵活巧变招迅捷,行动犹如行云流水一样的,无丝毫笨拙迟缓。就这样,他们三个人你来我往,就这样战在一处。

    李伯阳见独兕、破军、七杀、贪狼他们捉对厮杀起来,他也没闲着,一挥掌攻向了赞布。赞布见李伯阳攻到,喝一声,“来得好”,挥掌迎向了李伯阳。二人都是功力精纯招式奥妙,虽没有破军、独兕他们招数变幻多端,但每一掌每一式发出,都伴随着自身深厚的功力。虽是无奇,实是凶险。只见二人每对一掌,都是声响如雷,震动得四周的大地乱颤,连身周的空气都像水波浪一样起了涟漪,在他们掌力震动之下波动起来。

    李伯阳和赞布二人连续对了十几掌,两个人都功力运行开来,布满了全身。看起来就跟两个小太阳一样,散发着耀眼的光亮,光彩夺目。因为都在全力以赴,头上都腾起了白茫茫的水汽,面部红如鲜血欲滴。

    在李伯阳全力发挥的情况下,功力几乎与赞布不相上下,虽说赢不了赞布,但赞布想要战胜李伯阳,也不是轻易的事情。

    两个人越打,赞布越心惊。想他已经修道几百年,道法自然高深。可看李伯阳的年龄,怎么着也不过四十岁。以几十年的修道时间,就能与百年修行的他能战个旗鼓相当,实是天赋惊人潜力无限。假以时日,修为肯定超过自己。想不到人族竟然会涌现出如此惊才绝艳之辈,如果今天不除掉,实为妖族以后之大患。想到这里,赞布加强攻势,招式更加凌厉,攻势更加凶狠。可每一招每一式,李伯阳都能使出精妙的招式化解,而且是越打越功力越精纯,越打招式越精妙,看来在千招之内,想要战胜李伯阳是难以办到的。

    李伯阳也是越打越心惊,赞布是他出道以来遇到的功力最深厚的对手,此次也是最凶险的一次对决。之前的每一个对手,无一能与之战到百招,都是在百招之内就能碾压一切对手,有的甚至十招都用不到。可现在百招都已经过去了,自己不仅没有丝毫取胜的迹象,反而发觉赞布的招式更加的凌厉,功力更加的深厚。不过,他也是个遇强则强的人,遇到功力比他高深的对手,他不仅不气馁反而是欣喜。只见他全力催动自己的功力,尽展生平所学,和赞布斗在一处。

    古弈、伊奢石年他们几个人,看到李伯阳、独兕、破军、七杀、贪狼他们,都在与敌人激烈地战斗。可他们自知功力低下,上去也帮不上忙,只能在原地焦急地看着,希望他们能尽快战败对手。

    古弈一边目不转睛地看着他们战斗,这可是难得的学习的机会。自从赤松子传艺之后,虽说他经过了几次战斗,但都没有眼前的精彩。他一边在心里演练他们招式,一边在学习他们战斗的技巧。赤松子传他功法之后,没有指点过他修炼,他只有现在以这种方式前来学习战斗的技巧和经验。

    转眼眼,时间过去了有半个时辰。李伯阳倒还没什么,还在和赞布势均力敌的在战斗,精妙招式层出不穷。可独兕、破军、七杀、贪狼他们就不行了,刚才他们都已经是在勉力的支撑。到了现在是在是坚持不下去了,相继被对手打翻在地,受了重伤。

    苍井獒、荼別和掬沥神羊三人,根本不给他们喘息的机会,面带杀气追上前来,就要解决他们四人的性命。

    李伯阳一边和赞布在战斗,一边也观察着独兕、破军、七杀、贪狼他们四人的情况。见四人都被打成重伤,危在旦夕。就在这千钧一发的时刻,只见李伯阳口中念念有词,身上清光一闪,瞬间从头顶腾起一股清气,在空中化成三个李伯阳,分三个方向,直扑苍井獒、荼別和掬沥神羊三人,在他们就要击杀独兕、破军、七杀、贪狼他们四人的时候,挡住了他们的进攻,救下了他们四人。

    这分出来的三个李伯阳,也都有李伯阳那样深厚的功力。苍井獒、荼別和掬沥神羊三人,在猝不及防的情况下,被他打了个措手不及,被击退了好几步。击退苍井獒、荼別和掬沥神羊三人后,李伯阳急忙扶起独兕、破军、七杀、贪狼他们四人,退回到本尊身后。古弈他们几人,见独兕、破军、七杀、贪狼他们四人受了重伤,忙过来扶住了四人。

    苍井獒、荼別和掬沥神羊三人,见分化出来的李伯阳从他们的手里救走了独兕、破军、七杀、贪狼他们四人,不由得勃然大怒,再一次全力攻击上来,要把他们全都击杀。

    几个人没过多少招,分化出来的三个李伯阳的身影就开始变得虚淡,李伯阳暗道不好,知道时间到了。他修练这套功法时间尚短,还不能坚持多长的时间。虽然分出来的分身和本尊一样的强大,但时间一到,这些分身就会重新化成清气回到自己的身上。说话间,那三道分身就化成了三道清气,飞回到了李伯阳的身体的上空,从头部又融汇到了他的身上。

    苍井獒、荼別和掬沥神羊三人见三个分身不见了,不由得狞声狂笑,然后用尽全力向前击出一掌,想要把独兕

第六十三章 血战(2/3),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。

   《 加入书签,方便阅读 》
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